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保历程
纵观社会发展,人类保护环境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段,6〕: (丄)第一阶段一直接排放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环境。由于当时的工业尚不十分发达,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对较少,而环境容量较大,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第二阶段^稀释排放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为了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环境影响,采取了将污染物转移到海洋或大气中的方法,认为自然环境将吸收这些污染。后来,人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对污染的吸收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开始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计算一次性污染排放限度和标准,将污染物稀释后排放。
第三阶段^末端治理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人高度工业化时代以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人们占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日益强烈。由于受当时科技和认识上的限制,人类过分自信,盲目认为: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副产物,只需略加治理,就可以解决。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清除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废物的不良影响,即"末端治理"。
据美国环保署(!:?八)统计,美国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总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的1。石以上),1987年猛增到850亿美元,80年代末期达到每年1 200亿美元〈占(^^的2, 8。石〉。再如杜邦公司每磅废物的处理费用以每年20 96 ~30 ^的速率增加,焚烧一捅危险废物的可能花费达300~1 500美元,但即便付出如此之高的经济代价也难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目标。
和世界发达国家以前的状况一样,我国的环境质量也出现了持续恶化的趋势, 这是由于环保投入增加的速度不能抵消污染物排放增加的速度。"六五"期间,我国的环境投资占同期,的0、。石,"七五"期间提高到0.796 ,"八五"期间进一步提高到0, 896 ,但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局面仍在加剧,工业废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土地沙化严重,物种退化、数量锐减,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一味地采用末端治理不仅使企业不堪重负,而且环境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酸雨、有毒有害废物增加等许多新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危险。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人类不得不对未来进行慎重的思考。
第四阶段一清洗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1984年,国际上成立了"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工业的持续发展方向,即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至此,经过人类近20年的探索,环境管理手段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使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基本形成,并得以应用。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保历程和工业污染管理方式变革的关系可见图1.1。
浏览过该产品还看过以下内容:
- 上一篇:清洗生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013/6/28
- 下一篇:超声波清洗机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2/12/24